生物发酵废气 生物净化异味项目技术方案
时间:2024-09-24 来源: 关键词: 浏览:
导读: 1.1. 废气源强说明发酵废气生物净化异味治理设施主要治理总发酵吨位750m3 的发酵废气,间歇生产泰妙菌素、莫能菌素和恩拉霉素三个产品,其发酵废气特性如下表所示:...
1.1. 废气源强说明
发酵废气生物净化异味治理设施主要治理总发酵吨位750m3 的发酵废气,间歇生产泰妙菌素、莫能菌素和恩拉霉素三个产品,其发酵废气特性如下表所示:
序号 |
项目 |
特征值 |
1 |
废气风量 |
<35000Nm³/h |
2 |
废气特性 |
通过黄豆粉、淀粉、豆油和酵母粉等为培养基的发酵液深层通气培养,废气中含有微量抗生素,其中泰妙菌素和莫能菌素以抗G+菌为主,恩拉霉素以抗G+菌和厌氧菌为主。 |
3 |
臭气浓度 |
200-1738 无量纲 |
4 |
非甲烷总烃 |
20-84mg/m3 |
5 |
氨 |
13.5mg/m3 |
6 |
硫化氢 |
ND |
7 |
氧含量 |
18.20% |
8 |
废气风压 |
0.05MPa |
1.1. 设计原则
(1)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、设计规范,确保处理后排气中的各项指标均达到甲方提出的排放要求。
(2)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,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、规范及标准。
(3) 根据设计进气指标和排气指标的要求,所选尾气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、处理效果好、运行稳定可靠、高效节能、经济合理、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低,管理方便。
(4) 采用成熟、可靠的控制系统,实现科学化、自动化管理,减轻劳动强度。
(5) 工艺处理设备选用结构形式简单、操作管理方便、运行安全可靠的原则。采用高效率、低能耗的工艺处理设备,结合国内、国外设备的性能特点,选用合适的先进设备。
(6) 设备选型采用通用产品,运行稳定可靠、效率高、管理方便、维修维护工作量小、价格适中。设计中尽量选用低噪声的动力设备,并适当采取消声、减振措施,防止噪声污染。
(7) 设计注重工艺处理系统的灵活性和抗冲击性,提高对进口浓度、处理气量变化时的适应能力。
(8) 设计中尽量减少工艺处理系统本身的负面影响,如废水、固体废弃物、高能耗等。
(9) 装置产生的废水和固废要考虑统一收集处理,以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。
(10) 平面布置力求在便于施工、便于安装和便于检修的前提下,使各构/建筑物尽量集中、结构紧凑、提高土地利用率,节约用地,扩大绿化面积。
(11) 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,提高自动化水平,降低运行费用,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,改善工人操作条件。需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,实现高自动化控制和管理,做到技术可靠、经济合理。
2019 年7 月3 日,生态环境部发布《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》指出:低温等离子、光催化、光氧化等处理技术属于低效VOCs 处理技术,仅建议用于低风量恶臭气体治理。
2021 年10 月19 日,生态环境部发布《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(2021 年)》,该指南指出工业VOCs 治理项目不推荐低温等离子、光催化、光氧化和活性棉等单一低效工艺。
通过分析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相关文件,《兽用抗生素扩建项目(二期)》拟采用生物净化为主要工艺的废气治理设施,生物净化适用于处理成分复杂、浓度较低(<300mg/m3)的VOCs 和恶臭气体。抗生素发酵尾气来源于发酵液的通气培养,尾气成分复杂,VOCs 浓度较低(<100mg/m3)且有发酵特异性恶臭异味,生物净化技术非常适合于抗生素发酵尾气的深度净化治理。
参照其他抗生素发酵企业的案例情况,发酵废气生物净化异味治理设施拟